亞馬遜、沃爾瑪和螞蟻集團是否正在商業之下建立一個新的貨幣層--穩定幣取代美元,消除中間商,并在自己的金融帝國內重塑消費者行為?
目錄
零售巨頭對穩定幣升溫
據報道,全球商業和支付領域的三家公司--亞馬遜、沃爾瑪和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集團--正在探索穩定幣,這是一種通常與美元等法定貨幣掛鉤的數字資產。
根據《華爾街日報》2025年6月的一份報告,亞馬遜和沃爾瑪都在圍繞推出自己的穩定幣進行內部討論。
亞馬遜對數字貨幣的興趣并不新鮮。2021年,該公司發布了一份專注于數字支付的區塊鏈產品負責人的工作清單。雖然這個角色并沒有產生面向消費者的產品,但它反映了對基于區塊鏈的金融工具的早期參與。
沃爾瑪的參與可以追溯到2019年,當時它為一種基于區塊鏈的美元代幣申請了專利,旨在支持無銀行賬戶的客戶。
該項目從未啟動,但該公司此后重新燃起了穩定幣的雄心,目前正在為專有幣建設基礎設施。
與此同時,據說亞馬遜正在權衡多種選擇,包括使用第三方穩定幣或開發自己的穩定幣。尚未分享正式的路線圖,但內部討論仍在進行中。
阿里巴巴旗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螞蟻集團似乎走得更遠。其總部位于新加坡的子公司螞蟻國際已確認計劃在香港和新加坡申請穩定幣發行許可證。
這兩個司法管轄區最近都推出了正式的監管框架,包括2025年5月通過的香港《穩定幣條例》,該條例將于8月生效。
螞蟻集團還準備在盧森堡申請許可證,表明有意進軍歐洲市場。
雖然這三家公司處于不同的階段,但他們的努力表明了一個共同因素。主要金融中心圍繞穩定幣的監管清晰度正在改善。
在美國,擬議的《指導和建立美國國家創新穩定幣法案》(GENIUS Act)旨在為儲備支持和合規制定明確的規則。該法案得到了兩黨的支持,并仍在積極考慮中。
在整個亞洲,監管進展更快。香港和新加坡已經敲定了穩定幣的許可制度,為螞蟻集團等公司提供了更直接的啟動途徑。
摩根大通向摩根大通提交的摩根大通文件暗示大銀行穩定幣的野心
亞馬遜、沃爾瑪和螞蟻集團等公司探索發行自己的穩定幣,有明確的財務和運營激勵措施。
最直接的動機之一是降低成本。商戶通常會為每筆卡交易支付2%至3%的交換費。
對于亞馬遜來說,該公司2024年全球電子商務收入超過4,470億美元,相當于估計90億至130億美元的年費。
即使將其中一部分付款轉移到基于區塊鏈的系統中,交易成本僅為幾美分或更低,也可以顯著降低費用。從規模上看,這些節省要么可以提高利潤率,要么轉化為客戶更低的價格。
簡化國際支付是另一個驅動因素。亞馬遜服務全球消費者,沃爾瑪管理國際供應鏈,螞蟻集團通過支付寶處理跨境支付。
2024年,螞蟻處理了超過1萬億美元的交易,其中三分之一通過其內部區塊鏈平臺Whale進行。
穩定幣可以立即跨境流動,而無需昂貴的電匯或貨幣兌換,從而在銀行基礎設施有限的地區創造更快、更便宜、更可靠的支付流。
專有穩定幣還增強了數據控制。當用戶通過銀行卡付款時,一些交易數據仍保留在第三方提供商處。
如果像亞馬遜這樣的公司發行自己的貨幣供整個生態系統使用,它將保持對客戶消費行為的全面可見性。
這些數據可用于優化推薦,改善物流,并在亞馬遜的核心平臺,子公司或合作伙伴中塑造營銷活動。
穩定幣還通過儲備持有創造金融上行空間。為了保持價格穩定,發行人必須持有等值的法定儲備,通常是政府債券或現金。由于2025年利率仍在上升,這些儲備可以產生有意義的回報。
例如,如果價值100億美元的穩定幣由收益率為5%的美國國債支持,發行人每年可獲得5億美元的利息。
這種浮動收入反映了銀行如何從存款中獲利,并可能成為大規模采用穩定幣的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
這種做法已有先例。摩根大通多年來一直活躍在區塊鏈領域,其穩定幣基礎設施正在不斷發展。
該銀行的Kinexy平臺(前身為Onyx)已使用JPM Coin處理了超過1.5萬億美元的銀行間支付,JPM Coin是一種由美元、英鎊或歐元1:1支持的私人數字代幣。
2025年6月,摩根大通為“JPMD”一詞提交了新的美國商標申請,概述了一系列數字資產服務,包括加密貨幣交易、轉賬、清算和支付處理。
雖然該文件沒有明確提及“穩定幣”一詞,但其范圍引發了人們的猜測,即該銀行可能準備擴大其數字貨幣產品。
因此,管理良好的專有穩定幣可以為希望提高效率并從支付中獲取新價值的科技和零售公司提供同樣的好處。
削減費用是釋放數十億美元的最簡單方法
穩定幣已悄然成為全球數字經濟的基礎層。這些代幣的市值現已超過2500億美元,在支付、匯款和跨境轉賬方面發揮著核心作用,為傳統銀行系統提供了數字替代方案。
當前的市場由少數老牌參與者主導。Tether(USDT)仍然是使用最廣泛的穩定幣,尤其是在國際交易中。
USD Coin(USDC)由Circle與Coinbase合作發行,通常被視為一種更透明且更符合監管機構的選擇。
其他穩定幣,例如Pax Dollar(USDP)、MakerDDA(DAI)和Binance USD(BUSD),服務于更有限或專業的用例。在對其發行人采取監管行動后,BUSD在2023年的使用量急劇下降。
最近,PayPal推出了PayPal USD(PYUSD),盡管與領先的現有公司相比,采用率仍然有限。
這些代幣中的大多數與美元掛鉤,美元已成為加密市場中首選的結算貨幣,即使在不是當地貨幣的地區也是如此。
如果亞馬遜或沃爾瑪推出自己的穩定幣,這將標志著全球知名的消費品牌進入歷史上由金融科技公司和加密原生平臺驅動的領域。
用戶體驗甚至可能感覺不像加密貨幣??蛻艨梢灾苯釉诂F有應用程序中查看Amazon Coin或Walmart Pay中的余額,將其用于日常購買,并獲得忠誠度獎勵或折扣,而所有這些都無需使用底層技術。
這種轉變可能會對支付基礎設施產生更廣泛的影響。廣泛轉向零售商發行的穩定幣可能會減少對信用卡網絡的依賴,信用卡網絡目前對每筆交易收取費用。商戶可以選擇更快、更低成本的支付方式,繞過中間商,立即結算。
如果消費者開始將余額存儲在商戶錢包中而不是傳統的支票賬戶中,銀行也可能面臨壓力。
據報道,包括摩根大通、美國銀行和花旗在內的幾家美國主要銀行已經探索了聯合發行數字美元的想法,以應對私人穩定幣擴張。
在政策層面,立法者和倡導團體提出了擔憂。
美國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和多個消費者組織警告稱,零售巨頭發行的穩定幣可能會讓公司鞏固對支付的控制權,更深入地跟蹤消費習慣,并以規避現有金融監管的方式影響消費者行為。
批評者認為,讓商業公司大規模發行數字貨幣模糊了商業和銀行業之間的界限,這種分離歷來旨在保護金融穩定和消費者自主權。
在中國,當局已經采取了更加集中的路線。政府的央行數字貨幣e-CNY正在運營,可能會限制螞蟻集團穩定幣在國內的使用方式。
其他國家可能會效仿加快CBDC努力,要么是為了保留貨幣監督,要么是為了匹配私人發行人的技術能力。
專家表示,問題不在于是否,而在于何時以及如何
crypto.news聯系了IOST首席執行官Blake Jeong、PolyFlow首席財務官Chuck Zhang和Milo首席執行官Josip Rupena,以了解亞馬遜、沃爾瑪和螞蟻集團考慮穩定幣的認真程度,以及他們潛在的進入可能會產生什么更廣泛的影響。
雖然沒有一家公司公開證實其意圖,但三位專家都同意,討論可能已經遠遠超出了探索階段。
Jeong指出,經濟激勵實在是太大了,不容忽視,特別是對于嚴重依賴利潤率和高交易量的企業來說。
“他們很有可能至少在幕后測試穩定幣策略。對于利潤微薄、每年支付數十億美元的卡處理費的亞馬遜和沃爾瑪來說,穩定幣是合乎邏輯的下一步?!?/p>
Rupena從基礎設施的角度來處理這個問題。在他看來,這些公司的生態系統中已經存在必要的基礎,這使得此舉更多的是時機問題而不是戰略問題。
“我認為問題不在于這些公司是否追求穩定幣,而在于何時追求穩定幣。亞馬遜、沃爾瑪和螞蟻集團已經建立了基礎設施。他們控制著錢包,擁有龐大的生態系統,并且一直在尋找簡化支付的方法?!?/p>
張補充說,監管勢頭,特別是美國的《天才法案》,現在正在創造這些公司前進所需的政策確定性。
“這三家公司都有足夠的數量和用戶基礎來支持他們進入穩定幣領域,特別是現在《天才法案》明確將穩定幣定義為支付幣。它正好屬于這些公司的核心業務。”
除了意圖之外,三位專家都提到了減少對信用卡網絡的依賴和降低日常交易成本的潛力。Jeong將這種轉變描述為支付經濟學的基礎。
“穩定幣可以通過實現接近零成本的點對點結算,特別是在規模上,大幅減少支付的2250億美元商戶費用。這不僅僅是一個小的進步;這是一個利潤率轉變的轉變?!?/p>
魯佩納回應了這一觀點,并用更明確的措辭闡述了節省的規模。
“當你處理數千億美元的付款時,即使節省1%也能轉化為數十億美元。傳統的鐵路由于中間商而昂貴。穩定幣幾乎立即結算,成本只有一小部分。”
Zhang承認效率,但指出成功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用戶體驗的無摩擦程度。
“僅就亞馬遜的交易量而言,我們正在談論潛在的年度節省數百億美元。但結賬流程需要優先考慮穩定幣支付,否則用戶將默認使用熟悉的支付。”
技術準備就緒是毫無疑問的。相反,挑戰在于整合、規模和監管協調。
Jeong指出,許多組件已經存在,但在全球市場部署它們所涉及的不僅僅是插入區塊鏈基礎設施。
“他們需要可擴展、合規且可互操作的網絡,最好是已經支持RWA、NPS和可編程合規的網絡。這項技術是存在的,但在亞馬遜或沃爾瑪的規模上構建它需要深度整合和司法管轄權。
Zhang指出,零售金融的一些最基本的期望,例如退款和退款,在基于加密的系統中仍然缺乏明確的機制。
“退款、退款和爭議解決都是這些解決方案能夠擴展之前需要適當關注的領域。區塊鏈基礎設施還必須足夠強大,以應對旺季的流量高峰。
Rupena對此表示同意,并補充說,即使有正確的區塊鏈軌道,公司仍然需要解決托管、欺詐控制和合規層等運營細節。
“這些公司需要構建或集成安全托管解決方案、欺詐預防系統和合規工具。今天從技術上來說,這是可能的,但規模和監管復雜性使其變得困難?!?/p>
關于采用,三位專家都強調,成功將來自隱形,而不是解釋。換句話說,消費者不需要了解穩定幣即可使用它們。他們只需要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來選擇加入。Jeong指出平臺原生集成是關鍵因素。
“當穩定幣嵌入到人們已經使用的平臺中時,它就會被采用。這就是螞蟻、亞馬遜和沃爾瑪擁有巨大優勢的地方。”
Rupena進一步闡述了這一點,他表示,如果用戶體驗與現有的忠誠度計劃和日常支付保持一致,習慣的形成可能會很快發生。
“如果亞馬遜給你一個錢包,提供使用折扣,并將其與你的Prime帳戶綁定,那么你會在不考慮錢包背后有什么的情況下使用它。沃爾瑪也是如此。這些公司知道如何大規模推動用戶行為。”
張指出,這正是其他人一直在努力的地方。例如,PayPal的穩定幣推出表明,僅靠技術推廣是不夠的。
“PayPal的PYUSD在這里很有啟發性。他們設定了3.7%的收益率來鼓勵使用,但采用仍然緩慢。主流消費者需要額外的動力來改變習慣。這意味著福利、無縫的用戶體驗和零摩擦。”
至于這如何影響現有處理器,Jeong認為,如果穩定幣軌道成功,它們可能會逐漸削弱傳統處理器的作用。
“對于Visa和萬事達卡來說,這可能是生死攸關的。穩定幣軌道不再需要從每筆交易中抽取分成一部分。無論誰構建下一代支付層,他不僅擁有收銀臺,還擁有其背后的貨幣操作系統?!?/p>
張同意Visa和萬事達卡會感受到影響,但他暗示他們不太可能袖手旁觀。
“一旦這些公司開始繞過Visa和萬事達卡,即使是一小部分用戶,影響也會感受到。但Visa也在大力投資自己的穩定幣軌道。這將是一場比賽,消費者行為和綜合激勵將決定獲勝者?!?/p>
最終,合規性可能不僅會決定這些公司是否進入該領域,還會決定其穩定幣的結構。Jeong解釋說,監管設計從第一天起就會嚴重影響建筑。
“這些巨頭的任何穩定幣都可能需要全額儲備支持、實時透明度和司法保障,特別是考慮到《天才法案》和即將實施的MiCA執法?!?/p>
張將其描述為從技術主導的實驗向財務級問責制的轉變。
“《天才法案》規定發行人必須持有大量流動性儲備并接受定期審計。這是一個重大轉變,更像是經營一家銀行而不是一家科技公司。監管負擔可能會嚴重影響他們穩定幣的結構。”
魯佩納指出,監管波動是最大的不確定性,并預測這些公司在擴張之前可能會從保守的閉環模型開始。
“如果沃爾瑪或亞馬遜繼續前進,他們可能會從第一天起就建立一個封閉的生態系統、完全透明和嚴格的監督。”
無論這些巨頭走向全面公開發布還是繼續內部測試,未來的格局已經在改變。支付不再僅由銀行和卡網絡控制。
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將取決于監管機構如何應對、這些平臺如何執行以及用戶是否準備好使用他們已經信任的公司設計的貨幣進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