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萊德管理著超過621,000個比特幣,目前排名僅次于Satoshi Nakamoto,成為最大的比特幣持有者。
隨著比特幣(BTC)悄然進一步落入機構手中,一家資產管理公司已經從新人變成了近乎神話般的地位,現在只追逐比特幣的匿名創造者中本聰。
貝萊德的iShares比特幣信托(或簡稱為IBIT)于2024年1月首次亮相,此后迅速成為BTC風險敞口的主要機構工具。根據BitBo的數據,截至5月26日,該信托持有超過621,000個比特幣,價值約為645億美元,約占比特幣2100萬個比特幣總上限供應量的2.96%。
然而,考慮到多達20%的比特幣可能因忘記鑰匙或丟失錢包而丟失或無法訪問的估計,貝萊德的股份可能占有效流通供應量的3.5%以上,使其更接近中本聰傳奇的110萬比特幣寶藏。
相比之下,Michael Saylor的Strategy持有580,250 BTC,而加密貨幣交易所Binance持有534,471 BTC(每個Coinglass)。
這種積累速度不僅僅是一個統計腳注,它標志著比特幣在全球投資組合中角色的更深層次的結構性轉變。貝萊德目前持有的BTC數量超過了Strategy或幣安等長期企業持有者。這一趨勢證明比特幣不再只是一種投機資產或對法定貨幣的對沖,它越來越成為機構投資策略的核心配置。
不對稱的好處
MEXO首席運營官Tracy Jin在crypto.news的評論中表示,許多公司將BTC融入其長期投資策略的急劇轉變“正在從根本上重塑比特幣的市場動態”,并補充說“曾經是零售驅動的市場和高周期性資產已成為機構金融的基石。”
“這種投資者行為動態凸顯了大多數機構不太關注短期市場波動,而是關注比特幣潛在的不對稱上行空間和長期價值主張。”
金翠西
數據支持這一轉變:美國-隨著比特幣突破1月份109,000美元的歷史高點,現貨比特幣ETF上周流入27.5億美元。這一數字比前一周記錄的6.08億美元增長了4倍多。
隨著美國和日本等經濟體的主權債務負擔閃爍,債券收益率攀升至數十年來的高點,傳統的避險資產正在失去吸引力。正如金解釋的那樣,這一變化“不是逃避風險--而是逃避舊的風險模式。”
“美國和日本的債券收益率正在飆升,主權債務負擔正在閃爍,甚至最后一個AAA信用徽章也消失了。幾十年來,美國國債一直是動蕩時期的避風港。如今,資本正在從他們手中流失。”
金翠西
夏末14萬美元
受監管的比特幣產品的興起似乎正在鼓勵資本配置者,他們可能開始不再將比特幣視為投機性邊緣資產,而是更多地視為潛在的中立、透明且流動性日益增強的價值儲存方式。與之前的牛市(通常由散戶炒作和模因驅動的熱情推動)不同,當前的漲勢似乎得到了長期頭寸和更有分寸的機構流入的支持。
“機構動力往往是非常自我強化的,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宣布比特幣分配,其他公司也受到激勵效仿以保持競爭力。比特幣ETF每周交易量為250億美元,上周流入27.5億美元,盡管存在宏觀經濟阻力,但機構動力仍然具有彈性。”
金翠西
然而,這股制度浪潮并非沒有波動性。分析師警告稱,雖然看漲結構保持不變,但比特幣必須捍衛關鍵支撐區。Jin認為94,000美元的水平是一個關鍵的下行閾值,而突破112,000美元可能會推動BTC在夏末達到140,000美元。在她看來,下跌現在被視為“戰略切入點而不是投降跡象”,與之前的周期形成了巨大對比。
隨著比特幣的敘事從叛逆轉向韌性,貝萊德在市場上的日益增長明確地表明,傳統金融和加密貨幣之間的界限正在迅速模糊。雖然中本聰的持股仍然完好無損,而且具有象征意義,但貝萊德的錢包卻非常真實,而且越來越重。